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少派林 深功出巧匠·苦练出真功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连手短打是少林门派中技击性较强的拳套,据传由北宋初期少林寺住持福居和尚所创。该短打由拦截挤靠、踢打搂抱、勾挂绊扫等徒手动作,按照攻守、进退、虚实、刚柔等规律构成套路。其特点在于靠体摔打、引手入扣、进退迅速且连续发招。
(一)揽双根
当对方右脚在前,屈膝前弓,右腿挺膝蹬直,呈左弓步姿势,并使用右直拳击打头部时,应对者两脚并拢,膝半蹲,两臂向上交叉于额前,以此架住对方右拳(图1)。
图片
紧接着,应对者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左弓步,同时身体下缩,两手迅速搂抱住对方两小腿(图2)。
图片
最后,两手用力抱腿,向右后方猛拉,与此同时,用左肩扛住对方胸部,使对方向后跌倒(图3)。
图片
【用法要领】架臂动作需及时,上步要迅速,抱腿时要准确且尽量向下。向右后猛拉的动作要与左肩猛扛同时进行。
(二)倒银瓶
对方左脚在前屈膝前弓,右腿挺膝蹬直,形成左弓步,并用右直拳向应对者胸部击来时,应对者右脚在前,脚尖外展,屈膝半蹲;左腿屈膝,脚跟提起,呈摆步姿势,用左掌向右下方拍按(图4)。
图片
随后,应对者快速上右脚成左弓步,上身前俯,右掌前下伸,搂住对方左膝窝(图5)。
图片
动作不停,左掌搂住对方左膝窝向后提拉,同时左掌向对方胸部推按,使对方向后跌倒(图6)。
图片
【用法要领】拍按动作要及时,上步需迅速,提拉对方腿的动作要与左掌推按同时进行。当对方后仰时,再向前推送被提拉的腿,即可使对方后跌于地。
(三)推山靠
对方左脚在前,屈膝前弓,左腿挺膝蹬直,形成右弓步,同时用右直拳向应对者胸部击来。此时,应对者左腿屈膝半蹲,右脚尖在左脚前点地,呈右虚步,用右掌格掳对方右拳腕(图7)。
图片
动作不停,应对者迅速上左脚于对方右脚后,别住对方右脚跟,同时,右掌刁搂对方拳腕后拉带,上身右转,用右腋挟住对方右臂(图8)。
图片
接着,两掌同时向对方胸部猛击,使对方向后跌地(图9)。
图片
【用法要领】格掳要及时,上步要快速,右腕挟肘需使对方不能动弹,或者用右小臂反压对方肘关节;挂腿要牢固,下挂脚跟,上用膝顶其小腿骨,且要与两掌击胸的动作配合协调,击胸要猛狠。
(四)拌马索
应对者左脚在前,屈膝前弓,右腿挺膝蹬直,成左弓步,用左掌向对方喉部截插。对方左脚在前,屈膝前弓,右腿挺膝蹬直,成左弓步,见到应对者的掌插过来,迅速用左掌向外格架(图10)。
图片
此时,应对者的掌迅速外翻抓握对方左腕,向左后拉带,右掌从对方左臂下前伸(图11)。
图片
动作不停,应对者快速提右脚向对方踝部扫挑,同时,右掌向后横击对方胸部,使对方后跌(图12)。
图片
【用法要领】右掌拉带要用力,扫腿与右掌后横击的动作要协调一致。
(五)倒拔柳
对方右脚在前,屈膝前弓,左腿挺膝蹬直,用右直拳向应对者胸部击打。应对者左脚在前,屈膝前弓,右腿挺膝蹬直,成左弓步,见到对方右拳打来,迅速抬起左臂向外格架(图13)。
图片
动作不停,应对者快速上右脚成右弓步,头从对方右臂下钻进,用右肩抵住对方右肋,同时右臂伸进对方裆下(图14)。
图片
随后,上体左转,两腿屈膝成弓步,同时左手下拉对方右臂,右手上托对方裆腿,向左侧扛摔对方,使对方跌倒在地(图15)。
图片
【用法要领】上步、伸臂、肩扛、左手拉臂以及右手上托的动作要协调一致、连贯一气,领托扛的动作要快且猛。
(六)拦腰斩
应对者左脚在前屈膝前弓,右腿挺膝蹬直,出右直拳击打对方胸部。对方右脚在前屈膝前弓,左腿屈膝蹬直,成右弓步,迅速出右掌刁搂(图16)。
图片
应对者见右拳腕被刁搂,迅速进右脚成并蹲步,同时推左掌,抽回右手,摆脱对方的手(图17)。
图片
接着,应对者迅速伸左腿,左脚跟扎地,脚尖勾住对方右踝骨处,用右掌斩其腰部,使对方失重而后跌(图18)。
图片
【用法要领】洗手动作要及时、准确,出左脚挂踝与斩腰的动作要协调一致,斩腰要猛狠。
(七)拦后翻
应对者右脚在前,屈膝前弓,左脚挺膝蹬直,成右弓步,用右直拳向对方胸部击打。对方右脚在前屈膝前弓,左腿挺膝蹬直,成右弓步,见到应对者的拳,迅速用左臂向外格架(图19)。
图片
动作不停,应对者快速上左脚于对方右腿后成马步,绊住对方,同时两手用力向右后推按对方胸部,使对方向后跌于地(图20)。
图片
【用法要领】上步要快速,要限制住对方的腿,使其不能后退变化,两手向右后推按的动作要与上步协调一致,且推按要有力。
上述这些用法在实际实战中,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法。单纯机械模仿、死搬硬套在实战中是没有效果的。列举以上几个例子的目的,是希望读者通过了解这些方法,明白其中的原理,懂得其中的含义,知晓如何运用,能够举一反三,深入明白其中的变化,从而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法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